日本米价上涨推高家庭成本,日本大米贵到吃不起?据日本经济新闻最新报道,首相石破茂已经下令,将为低收入家庭及部分群体提供帮扶政策,并表示应灵活运用储备米以保证稳定供应。在日本,大米一直是民众餐桌上的主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近来日本米价如坐火箭般一路狂飙,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据了解,日本低保户每月的补助金额有限,米价的大幅上涨,使得他们在食品支出上的占比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因为这高昂的米价,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在超市里,以往购买大米的顾客大多会毫不犹豫地挑选心仪的品牌和种类,如今却有不少人在米柜前驻足良久,反复比较价格后,才无奈地选择相对便宜的大米,甚至有些人不得不减少购买量。
日本米价上涨推高家庭成本
社交媒体上,日本网友纷纷发帖吐槽吃不起大米,甚至将其称为令和米骚动。东京一家米店老板透露,由于米价总体上涨,店内大米价格已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销售品种也不得不减半,销量下降,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日本米价的飞涨,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策因素。自1965年起,日本政府就开始推行一项令人匪夷所思的政策鼓励农民减少大米种植。这一政策的出台,源于日本人饮食习惯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人的吃米量大幅减少,从每人每年118公斤降到了如今的50公斤。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仅不鼓励农民种植大米,反而为那些改种小麦、大豆等其他作物的农民提供补贴。
日本大米价格飙升的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高温天气肆虐日本主要产米区,如新潟县,水稻深受热害,米粒浑浊,出米率降低,大米品质和产量双双下滑,市场供应愈发紧张。祸不单行,日元持续贬值,致使进口大米成本大幅攀升,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大米市场的供需矛盾。
此外,日本政府长期推行的稻田减耕令,鼓励稻农改种其他作物,使得大米产量逐年下降。尽管后续有政策调整,但对大米产量的负面影响已然形成。民众受自然灾害预警影响,疯狂囤积大米,进一步扰乱了市场秩序,促使米价不断攀升。
文章来自:站长资讯网,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www.pdir.cn/article/web/xinwen/6280.html